财务收支审计报告财务是一个公司或者是企业很重要的,所以将财务公正、公平、公开是很有必要的。或许我们不知道如何将财务公平、公正、公开,不要紧,有专门的人会给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收支审计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篇1
财务是一个公司或者是企业很重要的,所以将财务公正、公平、公开是很有必要的。或许我们不知道如何将财务公平、公正、公开,不要紧,有专门的人会给财务进行审计的。本文将要重点介绍一篇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大家可以看一下!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资产、资金量的逐年增加,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审计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审计部门首先要对被审计部门内部管理、制度、所在环境做充分的了解;之后从货币资金管理、收入、支出的方面,逐个讲述了每一项的审计过程、审计方法,为被审计单位在资金使用中发挥最大效益,提供更多合理的意见。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收入;事业单位支出;合法;合规。
我在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现在,我将工作这些年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及所学的财务知识进行整理,写出这篇关于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文章,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前几年由于事业单位业务性质单一,工作量相对较少,所以大部分审计人员把精力都投向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检查过程中。这种审计方式是围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来进行,需要审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检查、核对、加总和重新计算,同时也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簿记和会计知识。这种审计方法被称为是账项基础法。
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事业单位资产规模日益扩大,财务工作内容不断复杂,工作量迅速增大,需要审计的评估的资产也日益增多。原有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已难以很好地完成审计工作的需要。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越来越多的审计人员把审计的重点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检查转移到内部制度的可靠性上。这种审计方法被称为制度基础法。
一、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审计部门进入被审计单位后,首先要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同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通过这项工作,审计部门可以进一步为确定审计重点、并为审计抽样规模和审计程序打下基础。在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要看内部控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是否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本单位相关特点的规章制度。审计部门需要通过查阅文件、观察、询问和测试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内部、外部相关环境。在此基础上,审计部门还需要检查单位在授权批准、职责分工、会计记录、实物控制等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否健全、完善,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并判断是否能有效地防止发生并纠正现存重大问题。如果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审计人员需要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就需要进一步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测试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审计
由于货币资金是单位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被审计单位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建立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以确保全部应收取得货币资金均能收到,并及时正确地予以记录;全部货币资金支出是按照经批准的用途进行的,并及时正确地予以记录;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报表正确,并得到恰当保管。
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方面,是否建立货币资金的岗位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不相容的岗位能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是否建立了授权批准制度执行,明确了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业范围和工作要求;是否存在库存现金不及时存入银行,货币资金不及时入账,不及时核对,不定期检查等现象。
审计人员需要抽取并检查收、付款凭证、银行余额调节表、以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日记账与总账,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是否存在,以及所有应当记录的现金支出是否均已记录完整、金额记录准确,以及是否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除此之外,审计人员还需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盘,对银行存款余额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询证函,进行核对,并确定是否与该账面记录相符合。
三、事业单位的收入审计
事业单位收入种类繁多,除了财政拨款、专项补助,还有事业性收费、捐资款等收入。被审计单位面对这么多笔的大量现金收入,不仅要保证所有的收入均及时地已登记入账,还要保证每一笔收入的计价正确性,并准确地记入相应的科目。
对于预算内的财政拨款,审计人员主要是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将所有的收入在规定的时间内均登记入账,每一笔收入金额以及相应的科目都登记准确,并在会计凭证后附上相应的银行收款凭单。对于专项补助款,审计人员不仅要采用同财政拨款相同的方法检查,而且还得检查记账凭单后是否附上下拨专款的文件。
对于事业性收费,审计人员主要是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批准的范围、内容、标准取得的收入,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擅自减免收费、以及是否存在随意变更收费办法的。在检查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与行政事业性统一收费票据中的收费项目名称、收费标准进行核对,确保每笔事业性收入的合法性、合规性;并注意行政事业性统一收费票据存根上编号的连续性、完整性,即使开错的收据也都叠好保留在收据本中。此外,审计人员还要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及时将事业性收入上缴国库,上缴的金额是否能与收费票据上的金额相对应,是否保证事业性收入能足额上缴。
事业单位的收入种类很多,我不在一一列举了。总之,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对收入取得的合法、合规性、入账的及时性,以及上缴国库的及时性进行检查,还要审核被审计单位是否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资金;是否存在隐瞒、转移收入,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的情况、以及截留、坐支应缴收入;是否存在通过资金在账户的转移,将预算内资金转到预算外;是否存在截留应上缴的收入,或者在往来科目中核算和坐支收入的现象。
随着这几年的财政改革的变化,事业单位的收入分类也由以前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成财政授权支付、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拨款三种方式并存。财政授权支付是指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授权,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零余额收款账户。直接支付是指财政部门签发支付令,代理银行根据财政部门的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而财政拨款则是财政部门直接将经费拨入到事业单位的账户。因为不同的拨款方式,财务人员的记账科目不同。审计人员需要根据财政拨款的方式,审查会计凭证后附上的拨款单,确定会计科目分类以及金额是否记账准确。
四、事业单位的支出审计
在事业单位的支出审计过程中,主要是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未经批准随意调整预算,在预算之外安排支出项目或超过预算核定的数额安排使用资金,造成预算管理出现漏洞,影响预算支出的真实、合法性;是否出现在国家政策规定之外发放钱物的行为,甚至化公为私,采取种种弄虚作假的手段,套取现金发放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挤占挪用专项的行为,导致专项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不能有效使用资金并将其发挥最大效益,甚至影响部门单位的事业发展。
随着这些年政府对专项资金的投入增大,审计专项资金往往成为审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审计专项资金的时候,审计人员首先要阅读每个项目的文本,根据所理解的文本内容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合规、合理的支付了每一笔专项资金。对于单笔支付金额较大的款项,审计人员还需要查看相应的购销合同,以及发票后面所附的明细,审查购销合同、以及明细上的数量、单价与实际支付的总额是否相符。由于存在多个项目同时计入一个会计科目,或者是同时计入某几个会计科目的情况,这就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人员在记录会计账目的同时,还要记录相应的专项资金辅助账。在审计的时候,审计人员还需要专门审查专项资金辅助账,并查找是否存在专项资金辅助账,与会计明细账,总账核对不清楚,是否能完全保证账账相符。
总之,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起着监督、监察的作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流程管理的完善;资金使用更高效的使用,提出了不可或缺的意见。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篇2
*******(被审计单位)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十条,****年**月**日至****年**月**日(审计实施期间),**内部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全称,以下简称**)****年度计时间范围)的**x(审计通知书列明的审计事项)进行了审计(采用跟踪审计等特殊审计方式的,应当写明审计方式),对重要事项作出了必要的追溯和延伸。本次审计还抽审了(被审计单位简称)所属的****等**户单位。审计工作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实施,包括在抽查的基础上检查相关会计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评价会计报表的真实性,编制会计报表所执行的会计政策和作出的重大会计估计的合规合法性,以及经济效益(或绩效)情况。审计工作为本报告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一、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
(本部分的总体要求:反映的内容应当与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密切相关,主要表述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如:被审计单位类型、组织结构;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相关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使用的会计制度或绩效评价标准;相关内部控制及信息系统情况等。本部分引用的数据如果未经审计核实的,应当注明来源。)
**(被审计单位简称)应对所提供本次审计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我们已收到**(被审计单
位简称)**x(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职务)**x(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姓名)和**x(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职务)**x(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姓名)以及各延伸审计单位负责人及财务主管签署的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承诺。
二、审计评价
……
(本部分的总体要求:应围绕审计目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评价。审计评价应以写实为主,评价用语要准确、适度;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作审计评价。本部分既包括正面评价,也包括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的 m..cn 简要概括。审计评价不能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矛盾,要避免同一事项在不同评价段重复出现的现象。)
……(被审计单位相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经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相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审定数)
审计结果表明,……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审计意见
……
(本部分的总体要求: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问题或者其他重要问题,以及依法需要移送处理的问题,但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悉的除外。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当提出相应的审计意
见。本部分一般按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归类,各大类中的问题按重要性原则确定排列次序。同一类问题中本部的问题在前,所属单位的问题在后。本部分内容一般由标题、问题阐述段和审计意见段所组成。)
(一) 标题:尽可能与审计评价部分的归类保持一致。
(二)问题阐述段:一般应包括定性小标题、违法违规等事实描述和定性等要素。其中定性小标题一般应包括对问题的定性和金额;事实描述一般应包括违法违规主体、时间、主要情节、金额、截止审计时的状况等,文字要简洁,避免过多的过程或细节描述。对于归于同一类的若干问题应尽可能合并表述。
(三)审计意见段:对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应在此段列明处理处罚意见及相应的法规依据,或者移送处理意见。引用法规应准确、规范,注重针对性。在引用法律、法规时,一般应列明文件名称、具体条款及条款内容;在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一般应列明发文单位、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具体条款及条款内容。处理处罚决定应列明金额,特殊情况无法列明的,应作出说明。对审计发现的其他问题,应提出具体的审计意见(如改进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完善内部控制等)。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已经整改的,应当表述有关整改情况。
四、其他需要解释的情况
……
(可选项。主要是揭示审计发现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问题或现象,需要提请上级部门、有关单位引起重视并逐步研究解决的情况。)
五、审计建议
……
(可选项。审计建议非每份审计报告所必须的,必要时,在综合分析审计发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健全政策法规、完善体制机制等建议。审计建议应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对本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将作出审计决定。对其他问题,请**(被审计单位简称)自收到本报告之日起**日内(各审计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规定具体执行期,一般不超过90日),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小组
年月日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篇3
财务是一个公司或者是企业很重要的,所以将财务公正、公平、公开是很有必要的。或许我们不知道如何将财务公平、公正、公开,不要紧,有专门的人会给财务进行审计的。本文将要重点介绍一篇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大家可以看一下!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资产、资金量的逐年增加,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审计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审计部门首先要对被审计部门内部管理、制度、所在环境做充分的了解;之后从货币资金管理、收入、支出的方面,逐个讲述了每一项的审计过程、审计方法,为被审计单位在资金使用中发挥最大效益,提供更多合理的意见。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收入;事业单位支出;合法;合规。
我在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现在,我将工作这些年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及所学的财务知识进行整理,写出这篇关于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文章,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前几年由于事业单位业务性质单一,工作量相对较少,所以大部分审计人员把精力都投向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检查过程中。这种审计方式是围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来进行,需要审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检查、核对、加总和重新计算,同时也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簿记和会计知识。这种审计方法被称为是账项基础法。
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事业单位资产规模日益扩大,财务工作内容不断复杂,工作量迅速增大,需要审计的评估的资产也日益增多。原有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已难以很好地完成审计工作的需要。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越来越多的审计人员把审计的重点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检查转移到内部制度的可靠性上。这种审计方法被称为制度基础法。
一、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审计部门进入被审计单位后,首先要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同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通过这项工作,审计部门可以进一步为确定审计重点、并为审计抽样规模和审计程序打下基础。在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要看内部控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是否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本单位相关特点的规章制度。审计部门需要通过查阅文件、观察、询问和测试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内部、外部相关环境。在此基础上,审计部门还需要检查单位在授权批准、职责分工、会计记录、实物控制等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否健全、完善,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并判断是否能有效地防止发生并纠正现存重大问题。如果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审计人员需要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就需要进一步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测试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审计
由于货币资金是单位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被审计单位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建立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以确保全部应收取得货币资金均能收到,并及时正确地予以记录;全部货币资金支出是按照经批准的用途进行的,并及时正确地予以记录;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报表正确,并得到恰当保管。
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方面,是否建立货币资金的岗位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不相容的岗位能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是否建立了授权批准制度执行,明确了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业范围和工作要求;是否存在库存现金不及时存入银行,货币资金不及时入账,不及时核对,不定期检查等现象。
审计人员需要抽取并检查收、付款凭证、银行余额调节表、以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日记账与总账,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是否存在,以及所有应当记录的现金支出是否均已记录完整、金额记录准确,以及是否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除此之外,审计人员还需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盘,对银行存款余额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询证函,进行核对,并确定是否与该账面记录相符合。
三、事业单位的收入审计
事业单位收入种类繁多,除了财政拨款、专项补助,还有事业性收费、捐资款等收入。被审计单位面对这么多笔的大量现金收入,不仅要保证所有的收入均及时地已登记入账,还要保证每一笔收入的计价正确性,并准确地记入相应的科目。
对于预算内的财政拨款,审计人员主要是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将所有的收入在规定的时间内均登记入账,每一笔收入金额以及相应的科目都登记准确,并在会计凭证后附上相应的银行收款凭单。对于专项补助款,审计人员不仅要采用同财政拨款相同的方法检查,而且还得检查记账凭单后是否附上下拨专款的文件。
对于事业性收费,审计人员主要是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批准的范围、内容、标准取得的收入,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擅自减免收费、以及是否存在随意变更收费办法的。在检查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与行政事业性统一收费票据中的收费项目名称、收费标准进行核对,确保每笔事业性收入的合法性、合规性;并注意行政事业性统一收费票据存根上编号的连续性、完整性,即使开错的收据也都叠好保留在收据本中。此外,审计人员还要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及时将事业性收入上缴国库,上缴的金额是否能与收费票据上的金额相对应,是否保证事业性收入能足额上缴。
事业单位的收入种类很多,我不在一一列举了。总之,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对收入取得的合法、合规性、入账的及时性,以及上缴国库的及时性进行检查,还要审核被审计单位是否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资金;是否存在隐瞒、转移收入,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的情况、以及截留、坐支应缴收入;是否存在通过资金在账户的转移,将预算内资金转到预算外;是否存在截留应上缴的收入,或者在往来科目中核算和坐支收入的现象。
随着这几年的财政改革的变化,事业单位的收入分类也由以前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成财政授权支付、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拨款三种方式并存。财政授权支付是指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授权,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零余额收款账户。直接支付是指财政部门签发支付令,代理银行根据财政部门的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而财政拨款则是财政部门直接将经费拨入到事业单位的账户。因为不同的拨款方式,财务人员的记账科目不同。审计人员需要根据财政拨款的方式,审查会计凭证后附上的拨款单,确定会计科目分类以及金额是否记账准确。
四、事业单位的支出审计
在事业单位的支出审计过程中,主要是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未经批准随意调整预算,在预算之外安排支出项目或超过预算核定的数额安排使用资金,造成预算管理出现漏洞,影响预算支出的真实、合法性;是否出现在国家政策规定之外发放钱物的行为,甚至化公为私,采取种种弄虚作假的手段,套取现金发放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挤占挪用专项的行为,导致专项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不能有效使用资金并将其发挥最大效益,甚至影响部门单位的事业发展。
随着这些年政府对专项资金的投入增大,审计专项资金往往成为审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审计专项资金的时候,审计人员首先要阅读每个项目的文本,根据所理解的文本内容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合规、合理的支付了每一笔专项资金。对于单笔支付金额较大的款项,审计人员还需要查看相应的购销合同,以及发票后面所附的明细,审查购销合同、以及明细上的数量、单价与实际支付的总额是否相符。由于存在多个项目同时计入一个会计科目,或者是同时计入某几个会计科目的情况,这就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人员在记录会计账目的同时,还要记录相应的专项资金辅助账。在审计的时候,审计人员还需要专门审查专项资金辅助账,并查找是否存在专项资金辅助账,与会计明细账,总账核对不清楚,是否能完全保证账账相符。
总之,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起着监督、监察的作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流程管理的完善;资金使用更高效的使用,提出了不可或缺的意见。
推荐访问:审计报告 财务收支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模板 乡镇财务收支审计报告 中小学财务收支审计报告 医院财务收支审计报告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结论怎么写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审计局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收费标准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行政单位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必须要写审计评价吗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审计建议